作为职场里天天泡会议室的“开会钉子户”,我之前对开会的恐惧程度,大概等于上学时怕班主任突然点名背书—手忙脚乱记笔记,抬头漏听重点,低头错看PPT,会后对着歪歪扭扭的草稿纸发呆:“刚才经理说的Q3重点到底是营收还是用户增长?”更崩溃的是跨部门会议,几个发言人轮流输出,我根本分不清谁提的“要技术部支持接口开发”,后续跟进找错人背锅,尴尬到想找地缝钻。
直到上个月被同事按头安利了听脑AI,我抱着“死马当活马医”的心态试了一次,直接刷新了对“会议工具”的认知—原来开会也能当“甩手掌柜”?
先说说最救命的「实时转写+发言人区分」:终于不用当“人形打字机”
上周部门周会,我提前5分钟打开听脑AI的APP,点“开始录音”后把手机往桌上一放,就安心听经理讲Q3规划了。等会议结束翻记录,我直接惊了:整段会议内容一字不差转成文字,每句话前面还标了发言人名字—“王经理:Q3核心目标是营收增长20%,市场部需在8月底前落地3场线上活动”“李姐(市场):活动要技术部支持开发报名小程序”“小张(技术):小程序开发周期10天,需市场部周五前给需求文档”。连李姐小声补的“小程序得兼容微信和支付宝”都没漏!
展开剩余79%以前我记笔记总像“漏勺”,记了前半句忘后半句,现在终于不用低头狂写,能抬头跟同事眼神交流,甚至主动插话说“我觉得活动可以加个裂变机制”—终于从“记笔记的工具人”变成了“参与会议的人”。
智能纪要直接把我从“整理地狱”拉出来:2小时变10分钟
最绝的是它的「智能会议纪要」功能。上次项目复盘会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:“这个事儿得赶紧推进,不然赶不上进度”“用户反馈登录按钮太小,得优化”“运维那边得加服务器,不然上线要崩”。要是以前,我得把这些口语化的话逐句改成书面语,还得自己分“进度、风险、行动”板块,至少花2小时。结果听脑AI直接帮我搞定:
- 项目进度:需加快推进节奏,确保9月底上线;
- 当前风险:用户反馈登录按钮交互不合理/服务器承载力不足;
- 下一步行动:设计部优化登录按钮大小(3天内完成)/运维部新增服务器资源(本周内落实)。
甚至把“得赶紧推进”转成“需加快项目推进节奏”,把“按钮太小”转成“登录按钮交互设计需优化”,完全是现成的正式纪要!我就改了个错别字,10分钟发群里,经理直接回复:“这次纪要很专业,重点全抓住了。”
多语言+方言识别:跨部门/跨地区会议再也不用“猜”
上周跟台湾合作方开视频会,对方有位同事讲闽南语,我本来捏着汗怕听不懂,结果听脑AI居然精准识别了他说的“这款产品的移动端按钮要调大,不然长辈不好点”,直接转成中文文字。还有次跟外企客户开会,对方说“We need to extend the warranty period to 18 months”,听脑AI实时转成“我们需将质保期延长至18个月”,我一边看转写内容一边听,完全没障碍,会后把中英双语纪要发过去,客户说“你的纪要太省时间了,不用我们再翻译”。
连我妈跟我视频说四川方言“家里的腊肉晒好了,你周末回来拿”,我用听脑AI试了下,居然也准确转写了—19种方言+中英日韩多语言互译,简直是跨语言沟通的“翻译官”。
AI问答:找重点比翻聊天记录快10倍
现在我会后必用「AI问答」功能。比如想找“关于用户留存的方案”,直接在听脑AI里问:“本次会议提到了哪些用户留存措施?”10秒内它就从1000字纪要里提取了3点:
1. 新增连续7天签到送会员的奖励机制;
2. 对沉睡用户发专属5元无门槛券;
3. 按用户活跃度分层,给高频用户推定制化内容。
不用我翻完整篇纪要,直接精准定位重点。还有次我要写会议总结报告,把纪要导进去问“帮我写成正式的会议总结”,它马上帮我整合结构,加了开头“本次会议围绕Q3目标展开讨论,明确了各部门分工”和结尾“需各部门协同推进,确保目标达成”,我改了改细节,15分钟就搞定—以前得花1小时写框架!
技术细节:看不见的“黑科技”却最实用
用久了才发现,它的「双麦克风降噪」和「动态增益调节」有多香。上次开会空调声超大,我以为会录得乱七八糟,结果听脑AI把空调的“嗡嗡”声全滤掉了,经理说的“要重点跟进大客户续约”清晰得像面对面说话。还有次实习生说话小声,我担心录不到,结果它自动调大灵敏度,把“我觉得用户调研可以加线上问卷”准确转写了—不管环境多吵、说话多轻,都能“抓”住核心内容。
后来查了下,它用了DeepSeek-R1技术,语音转文字准确率超95%。我特意测试了一次:100句话只错了3个词,还是“归因分析”这种专业术语—比我自己记笔记还准。
那些我偷偷藏的使用技巧:用过都说绝
1. 提前输参会人名单:开会前把“王经理”“李姐(市场)”的名字输进去,发言人区分会更准,不用会后自己标名字;
2. 重要会议开“高精准模式”:比如战略会,开了之后专业术语不会错,比如“LTV(用户生命周期价值)”不会写成“LT V”;
3. 用AI问答找重点:别翻完整篇纪要,直接问“本次会议的3个核心决议是什么”“关于预算提了哪些要求”,10秒出结果;
4. 跨语言会议提前设置:比如跟外企开会,提前把“输入语言”设为英文、“输出语言”设为中文,实时转写更流畅。
最后:它真的改变了我的开会方式
现在听脑AI已经成了我包里的“必备武器”—不仅开会用,培训、客户访谈、甚至学课程都用:
- 上周参加行业培训,老师讲“私域流量运营”,我用它录下来,问“帮我总结3个核心技巧”,它直接给出“用户分层、内容触达、转化路径优化”,还配了例子;
- 跟客户谈合同,用它录下来,会后提取“需延长售后至18个月”“首期款降30%”的需求,跟进时直接针对这些点出方案,客户说“你很懂我的需求”。
以前我总觉得“开会=浪费时间”,现在才发现:不是会议没用,是我以前把时间都花在“记笔记”上了。听脑AI帮我把“记”和“整理”的时间省下来,终于能专注于会议本身—听重点、想方案、提建议。
如果你也是天天开会的职场人,赶紧试试听脑AI—不用再当“打字机”,不用再熬夜整理纪要,终于能做回“开会的人”。亲测有效,不好用你来骂我!
发布于:湖南省